现在可预期会炒高各种渠道流通的非实名制用户号,这就造成一个双轨制市场的存在,一个是实名制市场,一个是非实名制市场。那实名制到底是帮助用户更安全进行信息消费服务的帮手,还是变成某些权力寻租的抓手?
■手机实名制:抓手还是帮手?
钛媒体注:人们经常受到手机、短信诈骗和骚扰。尽管实行手机实名制之后,追查罪犯会方便很多;但是,实名制实行后,所有用户的个人信息资料就汇聚到运营商的手中,有可能会造成用户个人信息资料的泄露。一旦这些资料被居心叵测的人所掌握,就会给原本就很猖獗的垃圾短信和诈骗电话提供更多犯罪的机会。掌握了客户的详细个人信息,骗子们诈骗岂不是更方便?
三年之后,工信部再一次出面意图维持秩序,要求自9月1日起对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新入网用户强制实行手机实名制。这一次与以往不同,所要求的实名制对象主要是对新入网的用户。按照工信部的界定,即是指办理固定电话装机、移机、过户,移动电话开 户、过户的用户。
看上去本次手机实名制的要求非常严厉,工信部甚至在规定中授权(或者命令)电信业者直接拒绝为不符合实名制要求的用户提供电信服 务。但是,按照宪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又受法律的保护, 目前不能确定电信运营商或者未来的虚拟运营商如果以实名制拒绝用户享受通信服务是否有法律上问题。
不过无论如何,这一次,按照人大去年出台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 信息保护的决定》,工信部推进实名制看上去很坚决,并不像之前只是发了要求了事。
很多人继续对手机实名制的效果保持怀疑的态度,因为从过去的采取实名制的效果和推进的过程看,实名制的阻力还是很大。自身的角度,出于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的保护,也有很大一部分群体并不愿意把个人信息资料提供给第三方。
那么手机实名制到底会成为帮助用户更安全的进行信息消费服务的帮手,还是变成某些权力寻租的抓手?
说实话,中国目前的法律和社会环境在保护个人信息隐私以及对滥用个人信息的处罚力度 上,并没有给公众一个可以信服的事实。
所以在要求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才能享受通信服务的时候,当公众不能信任电信业者、更不能信任国家法律和社会制度,会对他们的信息有效的制度性救济,自然会遇到阻力。
那么,如果按照即将实施的电话实名管理规定的要求,主要管制的对象是新入网客户,当这些用户并不愿意提供资料时,必然会转向目前市面上还在流通的不具备实名制信息的用户号码资源。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