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China Joy会场回来最大的感觉就是热,这是一个在户外抽根烟都需要勇气的天气,持续近40摄氏度高温。
每年China Joy都有B-C及B-B展区的划分,今年在B-B展区仅仅值守一个小时,见到的过往人流居然有30%是国内各大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和分析师。同时,在会场外整个展会期间据说有不下10场的基金经理与分析师会拉着各家手游企业的负责人做沟通。
这种状态在一年前是完全不可见的。
手游行业在中国并不算一个新兴行业,早在10年前运营商平台上就有手游产品进行下载、 计费。2007年这个市场曾经达到年收入40亿元人民币的高点。
2012年中国手机游戏是一个正式启动的年份,到2012年的年底,中国手机游戏市场上已经出现了10款月收入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手机游戏。
2013年2月份,中国智能机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而整个基于iPhone、Android手机的游戏市场迅速爆发。
从2月份到China Joy仅仅过了5个月,如果从一个产业的发展周期而言,这仅仅是一个起步。但从中国的资本市场而言,这已经是令人炫目和期待的热点了。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希望寻找自己的代言人进入手机游戏市场, 而这个代言人自然是A股上市公司最适合,我们在3月份到7月份看到了一轮资本市场的奇迹,好像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分享中国手机游戏市场快速上升的预期与收益了。
然而,在我们这些从业者看来,只能说有欣喜,但更多的是惶恐。
从行业角度出发,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因为只有投资手机游戏行业的天使、投资人高回报退出,才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这个市场支撑更多的公司进入、更多的人才引入、更多的用户被带动。而看似泡沫的热潮会因为早期投入市场的公司获得持续业绩支撑越来越热,直至等到一拨无法真正通过产品获取回报的投资者恢复理性。但到那时,行业才会正式开始新的一轮高速发展,因为眼前这波热潮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快速的积累和淘汰过程。
今天的中国市场,还没有一款海外的手机游戏产品获得成功。对于91手机助手的收购,让人回忆起10年前中国最大的下载网站Pchome被收购的过往。行业早期,在广告的投放转化、在用户行为追踪、在应用的相互数据对接方面都不完善都很初级的时候,分发市场才是效率最高、价值最大的。
中国手机游戏市场有别于全球。我们有最兴旺的Android第三方市场,运营商在移动游戏增值领域非常活跃,手机厂商积极推动高品质应用的预装而终端零售环节更会为初级用户提供现场应用的安装辅导,所以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的进化速度和渠道的多样性又是全球独一无二的。
这种环境不但形成了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的产品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形成了很多中国市场独有的运营模式。今天,无论中国台湾甚至美国,有些运营模式已经开始在向中国大陆学习和借鉴。
市场火热、环境复杂带来了众多开发者的迷茫,虽然金灿灿的榜样让很多从业者看到了希望,但驾驭几百个第三方市场、学会与全球各地的代理商进行商务沟通、甄选适合自己的产品题材进行开发,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不是看到希望,而是感到绝望。
仅2013年上半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在研产品就有2000款,进入测试环节的有一千三四百款。下半年,在研产品会超过3000款,进入市场的产品也会有2000款之多。
过去成功的产品,《二战风云》《忘仙》《我叫MT》《时空猎人》等等,无一不是当时市场该类型产品的首发,或者是优质产品稀缺的卖方市场环境下,代理方和渠道不计代价的支持下迅速蹿升的。而今年的市场环境已经迅速变成了买方市场,甚至一款产品上线首测成绩不佳渠道就会放弃。这让众多十几个人甚至六七个人仅仅四五个月就开发出产品拿到渠道试水的团队感到绝望。但优质产品在这个阶段又不断创出代理费、授权金的新高。整个行业冰火两重天。
如果从触控科技测试代理的角度中寻求一些线索, 我们会给现在的研发团队一个建议,如果把产品的研发分作三个阶段的话,第一个阶段是产品立项阶段,不要去猜明年的趋势在哪,先考虑自己适合什么,找出不应该去碰什么;第二个阶段是产品即将完成时,要根据市场的竞争状况,把自己的特性、辨识度给突出来;第三个阶段是根据上线后的数据来调整产品内容,这个周期可能至少要预留2个月。
市场再热,不能忘记给用户提供独特的、有游戏乐趣的产品才是最终的出路。
(作者:陈昊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