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第一单仅4分钟送达 并不是一个噱头

京东发起的 618 购物节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从最初的集体促销、复杂多样的凑单玩法,到新品的集中发售、时间从一天拉长到半个月,电商平台不断在寻找新的花样和突破。无论是 11.11 还是 618,电商平台打造的购物节日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每年一度的日常。

今年的618累计下单金额超3438亿元,创下新的纪录。不过,618的意义已经不再是营造规模宏大的热闹景象,也不再仅仅是消费者的狂欢。其意义更在于对产业细节的极致突破。最有看头的可能并不是表面上 GMV 的增长,而是 618 的 B 面,智能技术应用的突破。

6 月 1 日零点刚过,家住江苏省常熟市东南街道的王女士就收到了智能快递车送来的京东 618 第一单,此时离她支付尾款仅过了 4 分钟。

事实上,这样的「分钟级送达」的订单还在全国超过 200 个城市实现,东有福建的莆田,西有贵州铜仁,南有海南的文昌,北有黑龙江齐齐哈尔……有人调侃,「这么快,你是在我家门口等着吗!」、「怀疑是邻居在发货」、「怀疑卖家就在隔壁。」

随着 618 的快递越来越多,物流反倒越来越快。不过,「4 分钟」并不是一个噱头,一方面它建立了惊喜般的购物体验,另一方面,这只是其背后智能系统迭代的侧面体现。

比如,在这个数字背后,还包括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已经降至 31.2 天,而全球零售业周转效率标杆的 Costco 库存周转天数是 30 天左右。简单讲,库存周转天数越短,商家们越能用更低的成本,赚到更多的钱。因此,消费者收货速度越来越快的同时,更重要的,对于商家而言,它影响着生意的好坏。

相比之下,京东管理的 SKU 有数百万个,而 Costco 是 3700 个,可以说 31.2 天是一个世界级的数字,世界级的效率。京东依托于自己开发的系统,重新定义了供应链效率。而这套系统的难得、稀缺之处在于,京东躬身入局了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

由于京东集团巨大的规模,以及拥有最复杂的零售业态和健康、金融、物流等产业服务,它遇到的痛点,也几乎是所有企业可能的共性问题,甚至是相对而言更前沿的问题。因此,京东的解决方案,也更容易被品牌商、产业里的公司们「复制」。

那么,如此极致的效率是如何达到的?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 618 的新阶段的意义所在。

618 背后的技术基石:京东云

「4 分钟送达」、「31.2 天周转」这些看似单点的突破,实则建立在一个更为宏大的背景下,需要不同环节的配合来实现。

6 月 15 日,京东首次统合云、零售、物流等多方 618 技术团队联合解码京东 618 背后的技术内涵。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智能供应链 Y 业务部负责人刘晓恩介绍,「预售前置模式」对于商品的快速送达起到了很大作用。在用户支付定金瞬间,智能供应链系统算法就开始进行仓储配置,将数百万商品被前置在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各级仓库和站点。

而且,在用户还没下单的时候,京东的系统就预测出了他可能会购买什么。京东会预测产品的销量,涵盖社交电商、直播购物等各种细分形态。比如,今年京东 618 上线了实时供应链控制塔。该控制塔类似于「供应链的大脑」,通过全流程实时供应链大数据,可以在大促场景下帮助零售商、供应商双方实时协同。在此基础上叠加单量预测、智能补货、与品牌商工厂仓打通的集货仓等一体化供应链技术和能力,大大提升了智能供应链的决策效率。

数据显示,京东智能供应链能够保证重点品类预测精确度保持在 90% 以上,通过商品自动调拨可保证本地订单满足率达 80% 以上,多种人工智能算法可实现自动化补货 85% 以上。在高周转效率下,京东还保障了 95% 的现货率,并保障 93% 的自营商品 24 小时内送达。

在售前阶段,京东还提供了智能推荐、数字人虚拟主播、智能写作等多种人工智能服务。实际上,京东 618 已经成为了目前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应用、覆盖全链条的超大规模实践场景。

以给商家提供商品的「智能写作」为例,全球最大规模的商品内容的 AI 生成,就发生在今年 618 的京东。「智能写作」通过自然语言理解与知识图谱技术,以及大量的研究和模拟进行商品营销内容创作,去撰写商品的详情页内容,不仅是文字,甚至图片、视频也可以是 AI 生成。一篇百余字商品文案仅需 300 毫秒,5 分钟可以创作出 1000 篇文案。目前由 AI 生成的内容已覆盖京东家电、服饰、食品、3C 数码等 3000 多种品类,累计生成超 3000 万内容,在京东 APP「发现好货」中用户点击率超越带货达人 40%,成本降低 93.2%。

同样,在售前阶段,用户还可以用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拍照购」功能,用以图搜图的方式找到某明星同款或某一元素的周边产品。同时,「搭配购」功能也是基于 AI 技术,会为用户推荐时尚单品搭配方案,无形中带动了商品的成交、流转,缩短了「库存周转天数」。

当商品成交之后,京东物流的平台智能订单分发系统、运力调控系统、顾客与商家双向数据的实时同步,调配着京东物流的 32 座「亚洲一号」、1000 个仓库,超过 2100 万平方米的仓储空间,来最终实现订单的短时高效准确送达。

而在这些极致效率的背后,还包含着贯穿售前、售中、售后环节的「智能客服」应用,已经成为目前全球最高频率的智能人机交互。同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京东云「智臻链防伪追溯平台」已服务超 1500 家企业,覆盖超 1900 个品牌;以及京东 618 期间,京东科技 IoT 智能家居平台,可连接设备数突破 2.2 亿,服务了 3000 万家庭的前沿技术积淀。所以说,一个小数字的变化也是个大的系统工程。这是零售领域突破传统极限、只靠过去的「管理、流程、勤奋」实现不了的,技术在这里完成了「升维」的作用。

有零售业资深人士表示,未来 5 年、10 年,企业比拼的已经不是商业模式本身,而是每个企业能不能成为更敏捷、更聪明的企业。这是未来 5 年、10 年数字化最本质的一个命题。企业的增长不再是过去流量时代里爆炸性的增长,新的增长范式更趋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京东在各环节极致效率的达成,已经不再是依靠传统的管理效率提升能够做到的,而是必须依托于云计算、AI、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为「底座」来实现,京东正通过这些前沿技术来调配空间、物资、人力、资本等等。商业基础设施,已经进入新时代了。

京东618第一单仅4分钟送达 并不是一个噱头

技术从流通端到生产端、供给端的延展,无论是销量预测、智能补货、智能写作、智能客服、产能排产,还是物流的订单分发、运力调控、商品的溯源防伪等,背后都要依靠京东云的计算能力。这一切的 AI、IoT、区块链和云服务,其实都由京东云来完成。

据京东副总裁、京东科技京东云产品研发负责人曹鹏介绍,京东云是球容器化最彻底的云平台之一,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 Docker 集群、全球最大规模的 Kubernetes 集群,已经实现了京东 618 购物节订单 100% 云上完成,以及京东物流、京东金融全量上云。同时,历经京东 618、11.11、春晚等万亿级流量洪峰考验,京东云还服务了多个视频、媒体、游戏等客户,服务最高可用性保证达到 99.995%。

而且,全面云原生化带来了大规模的降本增效。据悉,今年 618,在京东云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JDOS)核心智能调度系统支撑下,京东平稳应对了今年 618 同比增长 152% 的每秒用户访问峰值,单位订单的 IT 资源成本同比下降 30%,交付效率同比提升 150%。

可以说,在这场互联网技术的巅峰之战中,京东云通过领先的混合数字基础设施,成功护航了各大战场、环节的智能应用,让这场庞大、精密、复杂的商业奇迹成为现实,并快速向产业渗透,向产业数字化服务跃迁。

京东做「云」的意义是什么?

京东云这个品牌从诞生发展到现在也是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整。2016 年左右,京东将技术部分从业务部门剥离出来,成立了独立的技术体系;在 2019 年,京东宣布京东云、京东人工智能、京东物联三个品牌合并为「京东智联云」,成立了京东云与 AI 事业部;到了 2021 年,京东云与 AI 事业部与京东数科完成合并,成立了京东科技集团,在不断整合升级后,京东云成为了京东面向行业、政企客户进行技术输出、解决方案输出的核心平台与窗口。

从最开始,京东云就是和京东的各项业务在进行深度绑定。京东做云服务,实则开放的是供应链和各种产业解决方案。

京东618第一单仅4分钟送达 并不是一个噱头

京东云在支撑 618 如此庞大的体量的一个事件背后,证明了它的巨大的能力以及对产业「躬身入局」的理解。过去两年,京东云陆续发布 SaaS 加速器计划、投入数亿资源助力 20 万中小企业上云等措施。这家正在积极地对外开放自己的云服务,然而它为何要将自己花费 18 年积累的的「赚钱密码」和「工具」分享出来?

一方面,不得不说,作为一个云服务商,京东云在助力零售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京东云每天支持着京东数百万 SKU 在库商品的运转、全年 2 万多亿的交易额,服务着数十万商家、近 5 亿消费者,在很多垂直行业积累了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目前商家都是多平台运营,在购物节期间砸钱营销已经逐渐过时,商家更加看重长远发展、品牌建设、私域建设、自身能力的升级。因此,为了争取商家把更多的资源和供给给到自己,平台们不得不用更好的服务来满足商家的诉求甚至引领他们,而京东的最大优势就是基于供应链的技术能力和解决方案。京东云扮演着一个云端管家的角色,在帮助产业「上云」的同时,也让产业在系统梳理和升级优化的过程中,越来越理解他们自己。

此外,类比字节跳动打造飞书、开放火山引擎等,字节跳动将自己沉淀的组织管理能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等技术能力开放出来,这几乎是最优秀科技公司的共性。

同样,京东云如此做的一个重要逻辑就是,当它的能力开始溢出,在某些领域开始领跑的时候,它必须要去解决更大、更难、更多人的问题,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它才能更好地成长和迭代,不断沉淀自己的技术能力,对社会有更正向的影响而受人尊敬。

因此,「4 分钟送达」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京东正在围绕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来打造商业基础设施与核心竞争优势,价值着力点也从「交易成本降低」转换为「产业价值的创造」。

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所言,「消费互联网的巨头转轨至产业互联网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传统产业全面上云的热潮至今也仅有 2 年的「历史」,云服务向产业普及的竞争必然还有「变量」。

米粒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6月20日23:23: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iliol.org/93962.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镜蛇 乱摸水母会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势舞”你会吗?张开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张开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简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这般可爱无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