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的手机使用者来说,“电池不够用”基本上是一个普遍现象——早上出门充好电的手机,基本上如果中午不充电的话,是不可能坚持到下午回家时间的。不过,估计很少有人会意识到,即便如此,当今的智能手机续航能力比起数年前也已经算是大幅增加了!
一次打脸全业界的续航测试
近日,外媒GSMArena对自己过往的手机续航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尽管一直遭到用户诟病,但其实这些年来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一直在持续增长中。
从它们给出的图表可以看出,自2010年以来,智能手机的平均续航时间(蓝色)一直在增加:2010年每部手机平均通话续航时长是40小时,到了2017年,这个成绩超过了75小时,几乎翻番。
先别急着高兴,GSMArena也同时分析了这些年来手机平均电池容量的变化(红色),结果显示和续航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换句话说,通话续航的增长完全是由于电池容量变大导致的,实际手机的省电程度在这8年间没有任何进步!
乍看之下,这个结论相当讽刺,因为从2010年到现在,手机主控、内存、系统……都经历了巨大的更新换代。半导体制程从65nm(初代骁龙QSD8250)进化到了现在的第二代10nm(三星Exynos9810、高通骁龙845),内存从DDR3提升到了现在的LPDDR4X,操作系统更是从古老的Android 2.1一步步升级到了现在的Android 8.1——最重要的是,这几项核心部件(包括系统软件)的升级,无不是以降低能耗作为重要目的的。比如说,去年高通发布骁龙835时,宣传的重点就是:“(相对于骁龙820)性能提升27%,能耗降低了40%……”
厂商骗人了?亦或是另有隐情?
如此说来,难道芯片厂商和操作系统开发者(比如谷歌或者苹果)是在欺骗消费者么?其实他们是不敢的,这也就是说你我手机的续航没有进步,是因为“另有隐情”。
让我们回过头研究一下GSMArena的那则测试,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
2010年的MWC最佳手机:HTC Hero其电池容量为1350mAh
GSMArena在测试的最后得出“现在的手机和2010年的相比,并没有更省电”这个结论,这是基于“手机平均每个毫安时电池的电量所对应的实际使用时间并未上升”这一观测结果得出的。
从测试的过程和数据收集的谨慎性来看,这个观测结果并无问题,问题就出在老外编辑们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不同时代的手机所面临的计算量压力是不同的。
说得更直白一点,哪怕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了相同多的电力,现代的手机实际上也必然比2010年的老前辈们多计算了多得多的数据量!
三星Galaxy Note8的X光透视图
这一点并不难理解:首先,现代的手机有着更大的屏幕,这本身就会多耗电,同时更高的分辨率也会需要更高性能的GPU和更大带宽的内存。与此同时,现代手机比过去装配了多得多的传感器:陀螺仪、霍尔传感器、气压计、温度计、紫外线传感器、红外距离感应器——这些传感器无时无刻不在运作之中,它为我们的手机提供丰富的环境感测机能,同时也对CPU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需求。
当然,这还只是假设手机单纯开机亮屏,什么都没做的时候所多出的功耗需求。如果你拍照,现代的手机拥有数倍于2010年的传感器像素(也就是数倍的需要耗电的光电二极管),同时它也要求数倍于过去的ISP(图像处理器)来在一瞬间处理完数据;如果你玩游戏,现代手机的3D大作岂是8年前的那些“休闲手游”所能比的?
手机没有“更省电”?但谁会在乎呢~
当然,作为专业媒体,GSMArena并没有犯技术上的错误,它们在下结论的时候说的仅仅是“没有更省电”,而不是“能效比没有提高”。毕竟,所谓“能效”就包含了实际计算性能与功耗之比,而它才是真正客观地衡量一款计算设备“是否省电”的公认标准。
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不管现在的手机是更省电了还是没有,其实都无关紧要。毕竟,手机是当前移动生活不可或缺的智能载体:不管是游戏玩家也好,还是公司白领也罢;不管是喜欢用手机拍照,还是狂热的“社交达人”,大家都习惯了当今智能手机带来的移动智能生活——就算过去真的存在省电得多的手机——谁又会愿意去用呢?
所以,不管是更省电的零部件也好,还是更大的电池也罢——这些事情就让那些供应商们头疼去吧!与其纠结当前的手机为何“不省电”,还不如给自己多准备几个快充充电头或是充电宝来得更实在(笑),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