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h Elman曾在Twitter,Facebook和LinkedIn任职,现是Greylock的投资总监。他在Medium上撰文分享了他关于衡量和评估一个大众消费级产品的思路,很有意思:
每年都会出现高估值的公司案例,这些高估值往往伴着一些困惑之声,“他们要怎么挣钱啊?”,“他们要有怎样的成长性才能满足那么高的估值?”。而最近,刚融资1亿美元估值近5亿的Snapchat也环绕着这类疑问。
这现象一点都不新鲜。早在 2004 年时,我从商学院毕业加入 LinkedIn,我一伙商学院的朋友来 LinkedIn 调研并做了份关于它未来发展的报告。那份报告没得到教授的好评,教授说他认为社交网络永远不会挣钱。如果看了 LinkedIn 现在的财报,你就只有对他呵呵了。
当我在 2009 年加入 Twitter 时,我很多朋友也表示很震惊。Twitter 当时估值 10 亿,但零营收。我的绝大多数朋友都不会用 Twitter,也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关心那些和自己不相干的人每天都做了什么。
对于这些创造大众消费级产品的公司来说,真正的挑战并不在于“要怎么变现和挣钱”,而是在于“怎样促使新的用户行为产生, 并且具有可持续性”。一旦你做到了,那你就能找到大规模变现的方法。(注: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追求大规模平台和网络,要实现盈利和成功的途径有很多。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就是大型社交网络。)
每当我碰到一个新的社交网络,我会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思考它是否具备可持续性,还是仅仅是昙花一现:
■一、这个产品能不能让数以亿计的人产生新的用户行为?
其实没有什么度量方法可以告诉你这点。你自己得判断到底这款产品有没有解决人们的核心需求,甚至可能这个需求原先人们自己都没意识到的。
这就需要创业者画出一个未来的蓝图,并找到可以抵达未来的演变路径。我加入 Twitter 时,创始人已经勾画出了 Twitter 的未来,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信息流动更快速和准确,并且更加开放。他们让我相信 Twitter 今后会成为人们获取感兴趣信息以及了解这世上正在发生什么事的首要途径。
这就看这个产品能不能造出一个新的动词,让人们能以新的方式去和这个世界进行交互。五年之前,我们以为自己并不会热衷于在网上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但是 Facebook 改变了这一切。而现在当我们看到有意思的链接或图片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和朋友“分享 ",
还有诸如 Pin/Tweet/Check-in 这类的 " 新动词 " 也都反映了用户行为的变化。
■二、 人们使用这个产品时间越长,忠诚度会不会越高?
这点通常是用户数据可以告诉你的,不管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用队列研究就可看出早期用户是怎样随时间增长,并且会不会往这个网络系统中贡献更多东西。Evernote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你在里面记录的东西越来越多,那你对它的依附性也会更强。早期的 Facebook 也是这样,它最初只开放了校园市场,学生使用它越来越频繁,也在这个网络中贡献和分享了很多自己的生活信息。
■三、 这样的增长是不是可持续的?
最理想的产品增长应该是当一些人喜欢这个产品并活跃地使用它之后,他们会把身边的朋友也拉入伙。这也就是邀请制和口碑传播的力量。但,比增长率更重要的是, 那些新增用户会不会像早期用户那样,也发展成对这个产品有依附性。后来加入的那些新增用户,他们并不太会像早期种子用户那样对新产品有学习热情。所以关键就看这个产品和网络对于他们有没有天然的牵动力,可以帮助他们融入其中。
有些数据可用来帮你理解这个产品或网络的特性,比如新用户的活跃度, 新用户的获取来源,还有随时间增长交互度和对话率有没有上升等等。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看用户的注册原因是什么,他们初来乍到在这个平台究竟有什么在吸引他们。
■四、 如果产品真能达到很大规模了,你能从这些用户关键行为中找到变现方式吗?
最后一点,变现确实是重要的。如果你确信你产品是可聚集大量用户且可培养新的用户行为,你已经回答了那个最重要的问题。在这之后,当然就是要思考一下这之中有没有哪些用户行为和使用场景是可以帮你变现的。一般情况下,变现方式要不是前向收费,就是后向收费。以 Twitter 为例,人们每天想了解这世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就会刷推很多次,在这种情况下,往其中插入一些人们可能会感兴趣的其他内容 (广告),看上去就是比较自然的形式。
起初人们也都对像 Facebook,LinkedIn 还有 Twitter 等社交网络的高估值感到震惊,但现在,人们早已对这几个网络中的用户行为习以为常。但对于其他那些用户行为和数量最终并没有持续性的产品来说,高估值确实就是错误了。所以就 Snapchat 现在的高估值来说,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它到底要怎么挣钱,而是要看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用户到底有没有产生依附性,这些新的用户行为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具有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