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双十一又将来临,不少消费者都准备在这个疯狂买买买的节日里,大肆血拼一番,给自己或者家人朋友买些物美价优的好产品,不过很多消费者在电视选择上犯了难,品牌众多,尺寸更是不一而足,更遑论各种促销,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要说怎么选电视,那从液晶面板的尺寸、材质、到电视系统、功能,再到售后保障,品牌喜好,那估计益达能说上三天三夜。而且品牌上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真是让益达也很难给各位网友一个有参考价值的指导。
索性,今天就单独谈一谈我们对电视最直观的感受——屏幕尺寸。
现在,无论是在商场还是电商平台,我们挑选电视首先看到的就是电视的尺寸,简单来说就是屏幕的大小,尤其是大尺寸电视近年来尤其受消费者的青睐。
据市场调查机构中怡康618期间的报告显示,市场上目前表现最好的电视尺寸为55吋,而且55吋以上的大尺寸电视销量增长显著。
据中怡康2017年9月第三周数据来看,就尺寸的平均价格来说最适宜一般消费者的尺寸集中在55吋和60吋之间,价位为4500-5500元人民币之间。
不过这时候问题也来了,到底是选55吋还是60吋呢?从数据来看似乎55吋产品正是热门,60吋,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大么?且慢着急,听从头慢慢道来,追根溯源,才能看清趋势。
60吋的优势在哪里
说到液晶电视的尺寸,主要是指的液晶面板的尺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屏幕,液晶面板属于电视的上游供应链条的最重要一环,而之所以液晶面板能够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如此丰富的尺寸阵列,全依赖于切割技术。
通俗点说,将一块巨大的液晶面板切多大尺寸,切成多少块,这与工厂的技术切割技术密不可分。就切割技术的不同,行业内称之为第几代液晶生产线。
可不要小看这个切割环节,液晶面板产线的代数越高代表的是其生产出来的基板尺寸越大,可供切割的屏幕尺寸也越大。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更低廉的成本来制造更大尺寸的液晶产品,但是基板的尺寸与液晶产品的尺寸并不是完美对应的关系,用公式来表示为:
基板尺寸÷液晶产品尺寸=商数……余数
如何实现商数最大余数最小,也就意味着如何最大化的利用基板,这将直接能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比如以夏普的6代线为例,6代线基板为1.5米*1.8米,可以切割成8片32吋面板,也可以切割成4片65吋面板。而业界普遍认为玻璃基板最经济的切割片数在6片以上,所以显然切割32吋的效率最高。
而想要比较经济的切割55吋以上的液晶产品尺寸,需要达到8代以上的产线。而目前世界范围内8代线与8.5代线相对来说最为成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55吋电视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不过,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中,以夏普、京东方为代表的液晶生产厂商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工艺更为先进的10代线,目前夏普拥有全球首条10代线,京东方投建的10.5代线预计将在2018年开始实现量产。
夏普位于日本的堺工厂采用10代线技术,可高效率切割60吋8块/次、70吋6块/次,随着其他液晶生产厂商的跟进,60吋乃至70吋等大尺寸液晶产品的价格必将大幅降低。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奥维云网给出的数据显示2017年4月60吋电视产品的价格出现了大幅跳水,下降了19.7%。在一些电商平台,部分品牌的60吋产品售价已经低于了55吋产品。
电视作为一种更新频度比较低的消费电子产品,一般家庭的通常使用寿命在5-10年,伴随我们如此之久的产品,更大的屏幕会给我们更好的观赏体验,60吋产品的价格优势开始显现之后,60吋产品的性价比会更高。
真的需要那么大尺寸的电视吗?
除了性价比之外,就尺寸而言,消费者购买电视时还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尺寸是否适合自己的居住空间,很多人担心太大的电视看着累眼睛,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家庭。那么60吋会不会太大,55吋是不是会更好?
以前,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按照屏幕对角线的4-6倍估算观看距离。不过这个只适合CRT电视机时代。当前考虑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电视的屏幕分辨率开始考虑,当前市场的主流电视机都已经达到了4K分辨率,尤其是我们在进行对比的55吋与60吋产品。
专业机构给出的结论是:4K电视最佳观看距离是1.5倍电视高度,相当于1080P建议观看距离的一半,也就是说大致1米(精确数值是0.93)是50吋4K电视清晰度的临界值。以此推算55吋的最佳距离为2米,60吋为2.2米。仅仅多出20cm,对于普遍在3米左右宽度的客厅来说,这显然不成问题。
另外,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最初家里有电视的时候可能一台14吋的黑白电视机,后来有了21吋的CRT的彩色电视机,直到现在我们能接受的电视尺寸越来越大。
更优秀的显示技术,会大大的提升我们的观感,更大的屏幕也会带来更震撼的效果,我们的接受程度会远高于我们的想象。单就电视尺寸而言,如果你考虑购买55吋产品,那么益达建议选择一台60吋产品长久下来可能会更让你觉得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