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大战看国产机定价策略
近日,小米魅族两大话题厂商再掀论战,其导火索是各自新品小米4和魅族MX4的定价。本次口水战纷繁复杂且无聊,不想多说,只想就国产手机的定价写点东西。
理论上,对于手机这种竞争充分的行业来说,价格完全由厂商自主决定,至于定价是否妥当,则交给市场来决断。作为“业界之外打杂的”媒体,其实无权评判。因此本篇内容,纯属观棋者语。
同质化的手机行业需要价格战
尽管市场规律下,手机的价格没有规定,也无需指导,但实际上,不可否认总有些产品会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价格标杆,成为厂商定价的参考。目前在国内手机行业,小米就是最好的示例。特别是当小米完成在千元内和2000元档布局,已经或者接近成为国内市场销量最大的手机品牌时,它成为其他厂商无法绕过的一道坎。
于是我们看到,几乎每个厂家都瞄准小米,千元内和2000元内两个关键档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比如,千元之内,中华酷联用红牛、荣耀3C、大神F系列、黄金斗士等围剿红米;2000元档的竞争,更加入了如魅族、一加、IUNI这样的品牌。
媒体往往批评价格战,认为这种方式不可持续,如饮鸩止渴,让企业陷入恶性循环,甚至让整个行业陷入病态。但换个角度想,价格战让消费者得到了利益,也只有价格战可以淘汰那些试图谋求短期利益的厂商。
特别是在同质化如此严重的今日手机行业,各品牌的产品差异点极小,价格成为大多数厂商竞争力的关键。当价格战使得整个行业的利润趋向于零时,厂商只有通过其他方面的竞争来吸引消费者,比如质量、品牌、服务等。或者,它会反向促进厂商增强研发实力,创造出差异点,走出价格战的怪圈。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