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场让全世界诺迷痛心疾首的收购案吧,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估值还不如事后中国小米公司融资的估值。在这场收购案中,诺基亚CEO埃洛普也几乎要被全世界人民的口水淹没。
那么这场世人最为瞩目的收购案之一,到底是如何决策的,埃洛普真的是那个“间谍”,还是替罪羊?诺基亚董事会主席里斯托·希拉斯玛(Risto Siilasmaa)近日接受芬兰发行量最大的《赫尔辛基新闻报》专访时,披露了心理历程,真实再现了收购案发前一年,都发生了什么,看看钛媒体的解读:
6月19日,芬兰发行量最大的《赫尔辛基新闻报》刊登了对诺基亚董事会主席里斯托·希拉斯玛(Risto Siilasmaa)的访谈。在这篇访谈中,希拉斯玛第一次向外界公开了2013年诺基亚和微软就出售手机业务而进行谈判的细节,并对自己在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披露。
一开始的时候,诺基亚和微软关于手机业务出售的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两家公司对这笔交易的期望值差距非常巨大。但谈判的成果之一是诺基亚从微软获得了融资并得以收购西门子公司在NSN(两家母公司各持50%股份的合资公司)的全部股份。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
2013年2月,希拉斯玛接到微软CEO史蒂夫 鲍尔默的电话,鲍尔默希望与诺基亚就业务收购展开谈判,但在那个时候双方对于谈判结果的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我记得在那个时候我更多考虑的是诺基亚在芬兰的地位以及可能由此引发后果”希拉斯玛说,“微软有没有可能买下整个诺基亚?还是只是一部分?只要想想诺基亚的历史可能会由我而结束就已经使我不寒而栗。”
双方的第一次会谈在2月底的巴塞罗那移动世界大会期间进行。当时,诺基亚正深陷泥潭,不仅仅是智能手机的销售毫无起色,而且手机整体业务的销售都在下降,诺基亚发布了一系列的利润预警。曾经的世界第一已经失去了它的辉煌。希拉斯玛说他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这必须是两个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谈判,虽然诺基亚面临的局面非常困难:微软有着丰厚的盈利,而诺基亚却频临财务危机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