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法国巴黎塞纳河畔,华为发布了其年度最重磅旗舰机P7。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P7的目标销售量是“超过1000万台”。
颇为值得玩味的是P7的价格:中国市场2888元,全球其他市场449欧元。这一定价甫一曝光,部分手机业界人士的反应是“佩服华为的勇气”。要知道,在过去几年依靠价格战迅速累积起巨大规模的中国手机行业,2000元以上市场一直是厂商们的心头之痛。
“打价格战最终是要从地球上消失的。”在余承东看来,P7之所以敢于横刀立马,是因为“华为的品牌开始起来了”。
“即使送死也要来”
“目前,同规格的产品,我们比国内同行已经可以有几百元的溢价。”余承东对记者表示,这是因为华为手机两三年前下决心做品牌,果断抛弃了原来给运营商贴牌的模式。
在手机市场,华为是个后来者,最开始是通过ODM的方式给电信运营商贴牌,即业界所称的白牌手机。借助其系统网络设备业务在全球运营商的关系网络,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并不成问题。早在2010年,华为的终端出货量就达到1.2亿部,其中手机出货量达3200万台。在中国市场,华为通过千元智能机等中低价位手机上与三大运营商的合作,成功跻身有运营商渠道四大金刚之称的“中华酷联”阵营。
但在余承东看来,白牌模式没有未来,“中国手机在功能机时代,败就败在这里”。在这种模式下,手机厂商竞争的核心是低成本,价格战带来的低毛利状态让企业无暇顾及研发投入,低价带来低质;而且,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企业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事实上,这一模式的后果已经得到部分应验。去年,“中华酷联”阵营中,有些厂商面对庞大的出货量,只能依靠政府补贴、退税等营业外收入来美化财务报表;还有些厂商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损,并导致手机业务操盘人的去职。
不过,对于任何一家习惯了运营商贴牌的手机厂商来说,品牌化运营可谓“知易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