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仅有三大传统运营商的情况下,垃圾短信、电信诈骗、吸费陷阱等各种涉及个人信息隐私侵权的案件仍然层出不穷,如今运营商的数量因为“虚拟”平添了十多家,情况岂不是有更坏的可能?
进入5月以来,虚拟运营商们(学名:移动业务转售企业)的动作开始频繁了起来,先是迪信通、苏宁互联两大虚拟运营商开始接受170手机号公众预约,并计划于近期放号。与此同时,爱施德、阿里通信、京东(滚动资讯)通信、蜗牛移动等也纷纷公布了自己的虚拟运营品牌和套餐计划,在这些计划中,流量不清零、可转赠等做法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对于饱受传统基础运营商各种套餐捆绑、限制的消费者来说,这股“自由定制”之风可谓是期盼已久了,更何况,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加低廉的语音通话资费和上网流量资费,一时之间,170号段的虚拟运营商服务成了不少舆论的力捧对象,热闹无比。
但需要指出的,虚拟运营商并没有自建网络,其服务是基于传统运营商网络资源租用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在和传统运营商的业务并网运营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存在资源占用的优先及靠后问题,这意味着用户在使用虚拟运营商服务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体验不够理想的情况。这对于移动通信这种强调体验标准化、连贯性的服务来说,无疑是一种硬伤。然而这还不是虚拟运营业务发展中最值得我们担忧的部分。
根据目前各大虚拟运营商已经披露的计划,其创新的勇气还是可嘉的。乐语通信的虚拟运营主打智能健康管理,阿里通信将会将其虚拟运营业务和电商业务全线打通,苏宁互联、京东通信等也毫不讳言将会为其虚拟运营服务的用户提供“购物特权”……这对于消费者来说,理应是一件好事,在传统的通信服务基础上,虚拟运营为其提供了更多跨界的服务组合,手机卡号的服务价值也得以提升,花一样的钱能够办更多的事儿,岂不乐哉?
不过,这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正因为虚拟运营服务将会实现更多的跨界创新,基于170号段的手机号也将会采集更多用户的个人信息、记录更多的用户行为习惯来提供大数据分析的价值。但如此一来,这些被收集的信息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合法的使用,虚拟运营商们会不会因为“急功近利”利用这些信息对用户造成新的滋扰等问题也就随之而生了。在过去仅有三大传统运营商的情况下,垃圾短信、电信诈骗、吸费陷阱等问题就已经层出不穷,虽然电信、移动、联通等多番自查自纠,监管部门也屡次组织专项整治,但各种涉及个人信息隐私侵权的案件仍然层出不穷,如今运营商的数量因为“虚拟”平添了十多家,情况岂不是有更坏的可能?
所以,对于虚拟运营商的发展,我们在乐观其创新服务形式的同时,仍然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例如其承诺的服务是否能够做到位、用户信息的管理是否有保障、市场竞争过程中是否遵纪守法、公平公开,这些问题其实都马虎不得,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