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腾讯60亿美元收购携程”的传闻刚刚散去,近日市场再度流传“阿里集团正在与携程旅行网洽谈投资入股事宜”的消息。对此,阿里巴巴和携程昨日均对南都记者表示,“不予评论”。有接近携程的知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此消息最早由上海投资圈放出,操作手法跟去年风传的‘腾讯入股携程’类似,或许是有人放烟雾弹。”
不过,资本市场的翻云覆雨精彩难测。“(阿里旗下的)淘宝旅行已成立事业部,酝酿独立运作。如果合作交易最终达成,我估计最多还是财务投资,双方整合的画饼意义大于业务增值。”劲旅咨询总裁、劲旅网创始人魏长仁对南都记者说。
携程没有“站队”的需求
Amadeus发布报告称,“大数据是旅游企业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最大机遇。”不管这个结论是否可信,OTA们已经采取行动:同程网和艺龙引入腾讯投资,去哪儿从大股东百度获得流量支持,携程网则是“开放平台”,与一淘、谷歌等搜索引擎公司达成合作。BAT之间的圈地大战正在向旅游市场蔓延。
针对这一局面,携程与阿里巴巴的“绯闻”能否成真?劲旅咨询总裁、劲旅网创始人魏长仁认为,百度投资去哪儿之所以能产生较好的协同效果,是因为双方的业务模式较为接近。而从财报数据来看,腾讯给艺龙贡献的流量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携程业务扩张很快,战线很长,若从阿里、腾讯这些BAT公司获得数据流量,价值有限,业务整合的空间不大。阿里入股最大的获益,只能是给资本市场画饼,提供充足的子弹。
不过,携程目前并不缺钱。截至去年底,该公司还拥有19亿美元现金流,并于去年10月发行了8亿美元可转换债券用于满足无线端营销的资本需求。“资金充裕,业务发展都比较健康的携程,实在看不出‘站队’的需要。”魏长仁说,何况淘宝旅行已经成立事业部,酝酿独立运作。如果淘宝旅行自己能做大,阿里也没太大需要去投资携程。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