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限量的船票,一个按钮出发,换一座城市,换一处风景,去发掘与你生活差异最大化生活。这是图片社交应用Civo的用户匹配机制,你可以称之为“社交发现”。PingWest经已报道过Civo此前的版本的主要功能,最近听闻这款这家从诞生之日起便致力于慢社区建设的应用要更新了,我向开发人员拿到了测试版,先作体验一番。
映入眼帘的,是主界面feed流的改版:由以往好友时间轴的排布,变更为用户最近更新的图片预览,图片作为内容被更进一步的提炼出来。这样的改动,在我眼里并不意外。早在2011年,大众应用正在流行各类拟物设计时,Civo已经采用了平面化的纯净界面,创始人舒韡告诉我:产品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用户把精力集中在内容,而不是产品细节上的炫技。
第二点明显的变化,用户可发现二级菜单里开放了地理及姓名搜索的功能,从以往的双向闭合,变更为可单项关注机制。对于这一变动,舒韡的解释是在产品用户反馈收集的过程中,有不少用户是冲着“异域风情”去的,但Civo的匹配算法并不是完全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匹配,对于好奇国外用户生活的需求,不能每张船票都保证到达精确的“目的地”。因此,在目前Civo用户数达至一定量级的前提下,开放地理位置信息也成为了必要。
不过,舒韡也发现,由于文化差异,多数用户在匹配国外用户后,不便交流,只流于点赞这一个动作,后续产品会考虑加入翻译功能。
关注机制的采用,也让Civo在形态上更偏向于UGC社区,无论是图片、声音、还是文字,优质内容难以复制,但如果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内容生产的标准,同时帮助优质内容扩展出来,是这类社区必须做好的功能。所以,新版的Civo加入了每日精品推荐,我想离不开这两点原因。
用户的需求是个性化的,产品提供的每一个功能,都会被用户以不同的方式使用,Civo的图片上方的附言功能,文字上限在1000字,但在我的关注流里,能发现部分把它当成了日记的用户,每张图片下面写满了大段的文字。我想,正是因为产品在细节上的极度克制,给用户留下的私密性的安全感,用户才愿意把自己私密记录在Civo上——“因为在这个世界里,无人认识我,我也能从中发觉不一样的世界”。
可能你也留意到了,Civo的载入速度有些缓慢,与舒韡交流得知,这还是源于数据安全性考虑,目前Civo用户数据均存储在国外,国内只通过阿里云作加速,虽然采用的已经是AWS最完备的服务,但隔着太平洋一来一回,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国内的场景。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解释Civo目前国外用户图片量是国内用户数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