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微博大号爆料称“天猫预售将独立分拆,成立类似聚划算的子公司”。不过这个消息关注者寥寥,仿佛阿里事业部太多,再独立出一个来也无伤大雅。不过细细品位,其中大有文章。
其实我更愿意把天猫预售看成是C2B。不过由于真正C2B的门槛太高,消费者可能也不太好理解,现阶段命名为预售可能更加妥当。
那天猫为什么要拆分预售频道呢?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1、预售商品的独特性
预售,顾名思义,是指在产品还没正式进入市场前进行的销售行为。至少从现在看,预售的意义还主要在于提前确定了销售量,在生产和备货环节有的放矢,减少损耗。当然,零库存也是预售的优势,从商品流通环节看,此点尤为重要。
仔细研究下天猫预售的上架商品,你会发现有一半以上的都是对保质期要求非常高的生鲜类,比如海鲜、水果,而且多是进口货。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就是传统渠道无法精准把控销量以及运输、售卖时间的不确定性。在传统行业,生鲜经过漫长的中转环节,其损耗率高达50%以上。而通过预售模式,则绕过了各级分销和柜台销售的环节,损耗率可以降低到5%以下甚至更低。
此外,在传统渠道,为了延长生鲜的保质期,可能会根据产品的特性牺牲掉商品本身口味。比如榴莲,传统渠道为了延长保质期,基本都是在6成熟的时候采摘,而预售则可以做到9成熟采摘,一个是放熟,一个是自然熟,口味和口感当然就有很大差距。
所以,对于预售而言,其针对的商品具有很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恰能形成一个新的商品分类纬度,这是预售可以独立的先天条件。如果说“聚划算”的生命线是因集团购买而产生的价格优势的话,那预售的生命线就是因商品特性和压缩中间环节产生的质量优势。而从价格向品质的过渡,也符合人们心理追求的层次递进。
2、初级阶段C2B和成熟阶段的C2B
C2B的模式是先有消费者提出需求,后有生产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通常情况为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定价,产品、价格等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企业进行定制化生产。
不过,从现阶段看,这种完全的C2B模式实现起来还有很多困难。所以,我更愿意把它一分为二的看:即初级阶段C2B和成熟阶段的C2B。
初级阶段的C2B在天猫预售也有体现,比如今年9月份的海尔3721项目。从最初收集消费者需求,到最终的模块化定制和软性生产,海尔3721项目具备了C2B最基础的几个特点。而一旦这个供应链流程中的模块细分到一定程度,那就具有了实现成熟阶段C2B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