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十周年之际,怎么在朋友圈养农场宠物的话题成了热门,超百万的话题热度背后,一个黑色幽默愈发无法被忽视:朋友圈用最火的方式,证明着它的存在感之低。
自从朋友圈诞生后,“朋友圈刷屏”就成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形容词,它代表着事物或现象受欢迎的程度。“朋友圈十周年”显然并不能构成刷屏,用户更多的是关注怎么在朋友圈里玩,而朋友圈这个产品本身,被忽略在后面。
朋友圈存在感降低早已表现出来。在社交媒体上,许多人表达着相似的感受:发朋友圈的压力太大,好友更新朋友圈的频率也肉眼可见得降低。
这些人显然并不是少数,在2021年微信公开课上,创始人张小龙公布了朋友圈的用户数据,每天有7.8 亿用户进入朋友圈,1.2 亿用户发表朋友圈,有2亿以上用户设置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按照微信最新月活人数计算,每10个好友,每天只剩1个人在朋友圈出现,6亿人只看不发。从刷屏“集散中心”到如今乏人问津,朋友圈在这十年经历了什么?
你为什么半夜发朋友圈又删掉?
移动互联网初期,微信在腾讯内部躲过了被狙击的命运,成功从QQ手中接过了腾讯社交的光荣与梦想。随后,微信以日增用户20万的速度和3亿日活的体量,宣告了移动社交之战的胜利。
如今,微信把自己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月活人数达到了12.68亿,成为每个人的日常。而微信这种体量的变化,也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我们的微信好友数迅速增加。
“邓巴数字”告诉我们,人类智力所允许的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50人。从亲人到同事,再到不太熟的朋友,我们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给他们。当人数突破上限,我们分配给每个人的资源相应地平均减少,我们稳定社交关系的难度就增加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每次发朋友圈我们都要反复斟酌,并设置分组可见,或者半夜发朋友圈又删掉。我们的每一条朋友圈,总会在一些好友那里是不合时宜的。
微信好友不再等于朋友
不仅如此,微信或者社交网络宣告了“邓巴数字”的失效,我们的好友人数从十几人变成几百人。去年,微信放开5000好友限制,如果你愿意,可以把好友人数增加到万人。
这样的变化代表着,微信已经从一个熟人社交平台变成半熟人社交甚至陌生人社交平台。如果你有5000个微信好友,不代表你有5000个朋友,你只是与5000个人互相关注。
“开心的事发朋友圈,伤心的事发微博”是很多人的共同选择。朋友圈里有我们的熟人关系,我们跟他们分享生活的日常。
但当微信好友人数增加,朋友圈就越来越像微博,我们在朋友圈里的日常开始接受陌生人围观,也接受来自陌生人社交当中的非理性评论。
为什么越刷手机越孤独?
进入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算法组织的方式代替了以人为中心的内容分发,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社区兴起,成为用户的“时间熔炉”。
朋友圈不再是网络热点的“集散中心”,逐渐被用户疏远。更重要的是,推荐算法长期为每个人投喂个性化内容,为用户精心制造出“信息茧房”。
于是,我们在朋友圈发的“热门内容”开始不被人理解,很多时候,每个人看到的“热门”不再是同一个“热门”。你关注的主播我没听过,我熟悉的段子你不理解,很多网友所说的“越刷手机越孤独”的现象出现了。
算法加深了每个人的孤独,朋友圈提醒我们这种孤独的存在,最后我们选择继续拥抱算法。
朋友圈的未来是成为另一个微博?
微信朋友圈十周年,朋友圈不仅在用户当中存在感降低,在微信当中也同样如此。2022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对外介绍了视频号、微信支付、小程序、搜一搜、企业微信5个方面的工作,朋友圈没有出现在其中。
在微信商业化的过程中,上面的5个产品,每一个都比朋友圈更有想象力。
当然,朋友圈存在感降低后,用户熟人社交的需求并没有消失,我们的社交生活也没有消失。事实上,各种各样的微信群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朋友圈的职能。
而属于朋友圈的未来,要么继续作为一种“古典社交”方式的活化石存在,要么彻底违背“小而美”的坚守,引爆微信社交核能,全面开放成为另一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