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手机企业来说足以致命,“现在的手机行业就像曾经繁荣的光伏行业。当前的表面繁荣不会持续太久,三年会成为一个时间窗口,这么多的手机企业三年之后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狱。”
何士友表示,面对这种局面,中兴的对策就是在中国市场不再一味追求份额增长,而是改为调整产品结构。一直以来,人们对国产机形成的固有印象就是“低端”、“廉价”。在他看来,国内手机品牌快速增长的部分主要是缺乏利润的低端产品,增量不增利,这正是快速增长的中兴手机如今碰上的难题。
“为了大规模启动市场,中兴在利润方面做了一定牺牲。”何士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说。比如,为中兴带来巨大出货量的千元智能机,就让中兴付出了大量的成本。千元智能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赚钱”。只有靠规模化来降低成本,才能获得少量利润。这样的局面,在某种程度上是运营商为了快速发展用户,压缩渠道和终端厂商利润的结果。
何士友自己坦言,“在中国市场,我们品牌还是被低估了。”以中兴手机为例,虽然其2012年开始一直在有意主推中高端系列机型,但是消费者显然还没有适应中兴品牌的手机为什么要卖到两千以上。去年,希望进军高端提升利润的华为手机也有类似的遭遇。那么, 国产品牌们如何才能改变固有印象呢?作为国产机的典型代表,中兴目前采取了两个策略,第一是在中国推出独立的品牌努比亚主打高端;第二,是在美国欧洲等主流市场加大投入,建立全球品牌。(详文见钛媒体此前文章《走出低价机困境,国产手机有多难》)
为此,中兴会有目的地放弃低端产品,转而增加中高端产品比例。不过,中兴手机急需要解决的还有渠道问题,之前由于与运营商合作,中兴手机基本没有自己的渠道。事实上,中兴手机近些年并不缺乏好的产品,如今年推出的旗舰产品 Grand S、Grand Memo,又在本周二发布的 Grand Meno 5S大屏魔兽,还是NBA官方指定的大屏双卡智能手机。
但是,曾学忠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Grand S和Memo就是因为受限于公开渠道不完善,两款手机主要在电商渠道销售,导致最终销量与之前预计差距不小。痛定思痛,中兴今年将新增1亿元投入社会渠道建设。为此,中兴已于今年7月份与迪信通达成战略合作,深耕省级公司渠道,计划年内进入300家迪信通核心门店。除此,中兴还将陆续与苏宁、国美,以及深圳恒波等区域连锁渠道合作。
曾学忠称,中兴手机2012年国内社会公开渠道、电商渠道销量占比约20%,预计2013年销量占比30%以上,2015年达50%,以实现2015年中兴手机终端的收入能占到到集团收入的50%的目标。
从中兴内部提出的2015年进入全球前三的目标来看,留给中兴手机提升品牌只有三年的期限,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