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份额历史性地达到5%。这让负责大中华区智能手机业务的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曾学忠倍感压力,他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坦言,“国内确实没有美国市场做的好,公司领导层也一直不满意这一现状。”
为何美国市场比中兴的老巢中国还要做的好?说来话长。早在1998年,中兴其实就已经进入了手机市场。从服务于运营商系统的B2B模式初次转为面向个人消费者,中兴手机步履蹒跚。2002年3月,中兴通讯手机事业部在上海成立,专门从事手机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成立初期,国产手机“农村包围城市”、动辄“万人促销”的模式风靡一时
可是一直到2003年,中兴都没有摸到做手机的“门道”,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销售体系等都不如人意。不得已,中兴在2004年开始照搬其他本土厂商的做法,闷头扎入如火如荼的渠道建设浪潮中。据中兴人士回忆,当年最高峰时中兴的手机促销队伍有近5000人,出货量曾经冲到了1000万台。
但是,很快负面效应开始显现。砸钱的渠道模式并没有为中兴带来利润,加上诺基亚等厂商的低价倾销策略及国产手机自身的故障率太高,反而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这让当年的几个老牌国产手机几乎全军覆没,中兴手机也一度陷入迷茫。显然, 做渠道并非中兴所长,而中兴的长处在于技术研发及和运营商关系。于是,痛定思痛的中兴手机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战略转型,收缩渠道,转而专注于海外运营商定制之路。
中兴手机后来的转机主要来自于转战海外市场。中兴手机2006年开始在海外取得进展,不断突破欧美发达国家运营商市场,此后几年,海外市场在中兴手机销量的比重一直比较大。直到现在,海外市场仍然是中兴手机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到中兴通讯手机营收的65%。其中,如果按照收入规模计算,美国市场是中兴通讯第一大市场,去年中兴来自北美市场的收入创纪录地超过10亿美元。
“在美国市场,超过90%的中兴手机是在运营商渠道销售,这也是中兴在这个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正值国庆放假期间,中兴通讯北美区总裁、美国公司董事长兼CEO程立新在美国休斯顿采访中强调。
突围中国市场
国的手机行业目前正经历一场混战,很像曾经风光、如今却陷入困局的光伏行业。“全球再也找不出一个类似中国的手机市场。”何士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国内电信运营商采取的快速激进策略刺激了手机市场的繁荣,让越来越多的厂商投身其中,但也埋下了隐患。”
他透露,现在国内手机行业存在严重的库存过大问题,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