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机领域昔日全球老大、市值曾位居全球上市公司之首的诺基亚以区区72亿美元出售了旗下最核心的手机业务,这一售价还不足当年辉煌时期公司上千亿市值的零头。
从去年底卖公司总部大楼到今天以“白菜价格”贱卖核心业务,看来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这位昔日巨人真的快走到了尽头。辉煌了整整十几年的企业仅仅三两年就走向破落,诺基亚的沉沦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首先,品牌不是万能的,单靠品牌的力量不可能让消费者永远爱你没商量。
诺基亚的品牌不可谓不响亮。莫说如日中天时期,就是这些年江河日下,其品牌价值仍然在全球名列前茅。2011年虽然跌出全球前十,但仍然保持在第十四位,品牌价值甚至高于宝马和路易威登。但是品牌这一金字招牌并没有阻止诺基亚市场份额的快速下滑。
笔者曾经是诺基亚品牌的忠实拥趸,在过去十几年间一直用诺基亚手机。在苹果、三星崛起以后,笔者出于对诺基亚品牌的偏爱,试图拒绝接受这两个后起之秀。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原因就是在诺基亚的产品线中已经找不到可以抗衡的产品。而使用了苹果和三星以后,笔者才深深地感觉到,诺基亚真的老了。
由此可见,品牌对一个公司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有竞争力的产品做支撑,品牌的力量也会苍白无力,不可能让消费者做到从一而终。
说到产品,许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质量决定一切。其实,在需求日益多元的今天,产品质量绝非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唯一标准。这是诺基亚给我们的第二点启示。
平心而论,直到今天,诺基亚手机的稳定性和耐用性都仍然有口皆碑,返修率仍低于竞争对手。但是质量稳定和经久耐用并没有让诺基亚守住市场份额,这就说明,对于手机这类时尚性很强的、介于快速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之间的电子产品,单单靠产品质量过硬是无法守住天下的。
原因不复杂,质量稳定可靠只是消费者选择产品时考虑的因素之一而绝非全部。对于换代周期只有18个月的手机这类时尚电子产品,耐用性和返修率这些质量要素甚至成不了消费者考虑的首选,特别是对于更换手机最频繁的年轻用户,在他们的选择权重中,质量可能还比不上外观、功能和价格。因此,靠质量稳定这一卖点,诺基亚没有吸引来市场上最有活力的年轻用户。
对于企业,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在发展战略上,是大胆创新还是简单重复,这其实已经为今后命运走向埋下了伏笔。诺基亚给我们的第三点启示就是:创新肯定有风险,但守旧和重复,只能是死路一条。
说到重复,诺基亚此次出售核心业务其实就是再次重复过去的成功战略。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彻底甩掉传统业务,集中精力发展无线网络设备和地图等新业务,以图东山再起。
这种大胆跨界、大开大合的做法在诺基亚百年历史上的确两次获得成功。比如百年前靠木材、橡胶起家的诺基亚,在上个世纪中后期毅然卖掉传统业务,跳到电子领域生产电视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诺基亚又卖掉已经做到欧洲第二的电视机业务,涉足全新的移动通信领域,并一举做到全球最大。
- 科技
- 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