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科技评论227阅读模式

原本已尘埃落定的“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案”,因赵伟国的突然“发难”又再起波澜。

12月15日晚间,紫光集团第二大股东——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坤集团)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关于紫光集团重整引进战投过程中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的公开声明》,称此前已确定由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以下简称“智路建广联合体”)为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战略投资者的重整方案,将直接造成当期734.19亿(未来价值数千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

资料显示,紫光集团第一大股东为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华控股),持股51%,清华控股的实控人是清华大学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健坤集团是紫光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持有紫光集团49%的股权,实控人为赵伟国。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图片1

紫光集团现场工作组被个人把控,对紫光集团进行“打劫”?

健坤集团在声明中称:“由于各种原因,紫光集团在2020 年11月出现了资金流动性问题,应紫光集团管理层的请求,国务院从北京市国资系统、中国银保监会北京局等部门抽调干部,组成了国务院紫光集团现场工作组(即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

现场工作组进驻后,完全接管了清华控股和健坤集团作为紫光集团股东的全部权力,完全接管了紫光集团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的全部权力。

2021年7月,在工作组某些人的推动下,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寻求引进战投化解紫光集团的债务危机。紫光集团作为国有控股企业,进入司法重整后,紫光集团的国有资产,完全脱离了财政部国资和教育部国资体系的监管,紫光集团国有资产的评估工作,完全成了紫光集团管理人(即原来的现场工作组)中某些人个人意志的结果。

而在健坤集团发布的另外一份题为《谁的紫光?十问钱凯和范元宁》的文件当中提出了对紫光集团现场工作组组长钱凯和副组长范元宁的多项质疑:

1、按照紫光集团现场工作组公布的重整方案,紫光集团的资产损失达到734.19亿,有侵吞国有资产之嫌;

2、此次紫光集团的重整费用竟然高达18.5亿元,费用是“天价”;

3、智路建广联合体号称管理超过500亿元的资产,为何600亿元的出资规模,履约保证金只有区区20亿元?

4、国内著名私募股权基金高榕资本于2021年9月17日出具了对长江存储的投资意向书,高榕资本愿意按照长江存储1600亿的估值,对长江存储进行投资,投资金额不低于10亿。而在此次重组当中,紫光集团现场工作组对于长江存储25.91%的股权估价过低,仅为124亿元;

不过,芯智讯通过企查查发现,紫光集团通过湖北紫光国器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控制长江存储51.0363%的股权。而紫光集团实际间接拥有的湖北紫光国器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份权益约为(50.76142%*51%)25.8883%。

也就是说紫光集团实际间接拥有的长江存储的股份实际权益约为13.2124%。如果按照长江存储1600亿的估值来算,紫光集团实际拥有的长江存储股权权益价值约为211.3989亿元,确实也远高于124亿元的估值。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图片2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5、2021年8月10日,上海致能工业电子有限公司(伍岳峰关联方)致函紫光,愿意按照80亿的估值,收购紫光集团所持有的西安紫光国芯76.59%的股权。但紫光集团现场工作组拒绝出售,但在评估报告中对于西安紫光国芯76.59%的股权的估值远低于80亿元。

6、紫光集团现场工作组计划将紫光联盛(即立联信)单独出售,引入的评估机构打压紫光联盛的估值。在对紫光联盛进行评估时,拒绝向紫光联盛管理层通报评估结果,也拒绝给紫光联盛的管理层看评估底稿。

紫光联盛2019年10月获清华国资备案估值为184.68亿元,经毕马威审定的2020年底净资产为190. 78亿元,近期有紫光联盛的小股东按照201.6亿的估值进行了股权转让,按照201.6亿的估值计算,紫光集团最终持股74. 63%价值150. 45亿元。

但是,在2021年9月9日,钱凯在紫光集团的经营管理委员会上公开称:立联信价值仅七八十亿元。

7、紫光集团现场工作组对紫光集团管理层封锁所有的引进战投信息和资产评估信息,象防贼一样防着紫光集团的管理层。

8、钱凯和范元宁,在2021年11月12日上午,在钱凯的办公室,对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个人进行人身安全威胁。

健坤集团在《谁的紫光?十问钱凯和范元宁》一文当中更是怒怼紫光集团现场工作组组长钱凯和副组长范元宁,“你们来紫光,是帮助紫光的,还是来打劫紫光的?”

紫光集团旗下资产总价值近1800亿元,重整方案将直接造成当期734.19亿损失?

根据健坤集团此次曝光的附件资料显示,目前紫光集团账面现金余额仍有103亿元,拥有基金资产账面价值13.8亿元,持有的其他资产账面价值约57.71亿元。

根据附件当中,健坤集团列出的核心资产列表,以及芯智讯补充的目前价值相对较高紫光集团旗下的子公司、控股公司及参股公司分别是:

1、长江存储:整体估值1600亿元,紫光集团实际享有的股份权益约为13.2124%,价值约211.40亿元;(健坤集团对于股权权益计算错误为25.91%,价值414.56亿元)

2、紫光国微:目前总市值1386.78亿元,紫光集团持股32.39%,价值约449.18亿元;

3、紫光展锐:目前估值620亿元,紫光集团持股35.2266%,价值约218.40亿元;

4、紫光股份:目前总市值681.56亿元,紫光集团持股46.45%,价值约316.58亿元;

5、紫光联盛:估值201.6亿元,紫光集团持股75%,价值约151.2亿元;

6、紫光同创:估值100亿元,紫光集团持股12.5%,价值约12.5亿元(同时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国微还持有其36.5%股权);

7、紫光华智:估值142.2亿元,紫光集团持股48.2421%,价值约68.60亿元;

8、西安紫光国芯:估值80亿元,紫光集团持股76.5852%,价值61.27亿元(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国微同时还持有其8.7059%股权);

9、紫光云数科技:估值11.24亿元,紫光集团持股70%,价值约7.87亿元;

10、诚泰保险:紫光集团持有约33%股权,价值66亿元;

11、新疆燃气集团:估值50亿元,紫光集团持股56.5295%,价值约28.26亿元;

12、曲靖商业银行:估值82.83亿元,紫光集团持股16.0137%,价值约13.26亿元;

13、紫光恒越:估值2.85亿元,紫光集团持股100%;

14、成都紫光存储:估值2.64亿元,紫光集团持股100%;

15、中青信投控:估值5.44亿元,紫光集团持股100%;

16、学大教育:目前市值23.71亿元,紫光集团持股12.74%,价值3.02亿元;

17、芯鑫融资租赁:估值5.44亿元,紫光集团持股3.7852%,价值约0.21亿元。

此外,附件当中还提到了紫光云,估值40.9亿元,不过其是紫光股份旗下企业,持股46.6667%。因为前面已经计算了紫光集团持有紫光股份的股权价值,所以这里不应该再将其独立计算。

按照健坤集团给出的以上部分企业的估值,以及相应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12月15日收盘的市值来计算,紫光集团所持有的以上17家公司的股权价值总计约为1618.68亿元。

再加上目前紫光集团账面现金余额仍有103亿元,拥有基金资产账面价值13.8亿元,以及持有的其他资产账面价值约57.71亿元,总计目前紫光集团的整体资产价值应该超过1793.19亿元(可能还有一些没有统计的控股公司及参股企业)。

不过,对于紫光集团重整主体的相关资产的价值,紫光集团现场工作组及其引入评估机构,由于评估的时间节点和标准不同,给出的评估价值与健坤集团给出的估值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毕竟要吸引战投来接手,对于资产的估价肯定是要有所打折的。

根据(附件5)披露的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公布的《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重整计划(草案)》显示,以2021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根据天健兴业出具的《市场价值评估报告》,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紫光集团等七家重整企业(以下称“重整主体”)模拟合并口径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仅为1214.78 亿元;根据天健兴业出具的《清算价值估值报告》,在破产清算假设前提下,紫光集团等七家重整企业模拟合并口径全部资产的清算价值仅为796.22亿元。

而紫光集团重整的七家主体实际负债总额为1376.09亿元。按照持续经营假设下的全部资产市场价值评估结果,紫光集团重整主体资不抵债161.31亿元(1214. 78-1376. 09)。

如果按照,健坤集团给出的相关资产的估值,以及紫光集团旗下相关上市公司最新的截止12月15日收盘市值来计算,目前紫光集团的整体资产价值应该超过1793.19亿元,如果债务总额为1376. 09亿元,则是完全可以覆盖的。

健坤集团称,紫光集团重整主体持有的长江存储、紫光联盛等众多资产被低评了530.19亿元,同时所持的紫光股份、紫光国微、学大教育这三家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自评估基准日(2021年6月30日)至抵债作价基准日(2021年11月15日),按20个交易日收盘均价口径,以上三只,上市公司股票在此期间就合计增长了204亿元,再加上被低评的530.19亿元,即使得整体资产合计被低评了734.19亿元。

也就是说,按照健坤集团的评估,紫光集团的重整主体的资产价值应该为1938.97亿元(由于健坤集团关于长江存储股权价值计算错误,多算了大概203.16亿元,所以按照健坤集团的算法实际的资产价值约为1735.81亿元)

健坤集团总结称,“经过对重整方案的仔细研究,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本次紫光集团的重整方案将直接造成当期734.19亿元(未来价值数千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如果考虑到紫光集团核心资产长江存储、紫光展锐未来IPO上市后带来的股权价值的溢价,确实损失将会更大。

基于此,健坤集团还在声明中表示,已经于2021 年12 月15 日通过邮局向中纪委、国务院办公厅纪检组、财政部纪检组、教育部纪检组就上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对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即原来的现场工作组)进行了实名举报。健坤集团要求由财政部的专业国资机构对紫光集团的资产进行评估。

智路建广联合体不具备战投资格?

健坤集团还在公开声明当中指出,智路资本的股东穿透后全部是自然人,而建广资产的49%的股权经过股权穿透后也是有自然人持有。

健坤集团认为,在紫光集团现场工作组对紫光集团资产大幅低估,造成紫光集团当期734.19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的背景下,智路建广联合体接手紫光集团则意味着流失的国有资产部分将使智路建广联合体的众多个人股东受益。

健坤集团还在附件中指出,此前在《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关于招募战略投资者的公告》中,第三条,战略战略投资者资格条件中,第三项中明确要求:“战略投资人的财务指标应满足最近一年净审计的资产总额不低于500亿或者最近一年净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不低于200亿的要求”;第五项中明确要求:联合体应明确牵头人,牵头人应同时符合上述第(一)项至第(四)项条件。

而智路建广联合体是由两家公司组成,智路资本是牵头人,注册资本10000万元,实缴资本2500万元;建广资产注册资本10000万元,实缴资本10000元(见附件)。

智路公司和建广公司都是资产管理公司,自身的总资产不满足500亿的要求,自身的净资产也不满足200亿的要求,即使两家合起来,也都不满足;他们目前所管理的资产也不足500亿,而且所管理的资产,不是他们自身的资产,这些资产都是投资人的,管理公司并没有权力随意动用。”

基于此,健坤集团认为,智路建广联合体不具备战投资格。

业内人士怎么看?

在赵伟国的健坤集团的这两份公开信发布之后,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围绕健坤集团提出的相关质疑和指控,业内也是观点不一,有人认为紫光集团旗下部分资产确实被低估了,也有人认为是赵伟国故意在搞事。

目前,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智路资本及建广资产方面均为对此事进行回应。

对此,芯智讯采访了熟悉半导体并购重组的业内人士,对方表示:“此次紫光集团重整本身就是相关机构根据合法合规的原则来推动进行的,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化解风险。根据多家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目前紫光集团已经是资不抵债,目前紫光集团的资产已经不属于健坤集团等大股东,已经是属于全体债权人。根据公开信息来看,目前智路建广联合体的出价应该是所有投资者当中出价最高的了,而目前兑付方案也较大限度的维护了债权人的利益。”

“本次重整方案并未要求投资人是否是国资,同时也并未限制国资的比例,所以智路建广联合体即使存在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占比相对较高的问题,并没有违反要求。而且据说,智路建广联合体对于紫光集团的重整方案最终实际的国资对于紫光集团的占比是要超过51%,比原来清华控股的持股比例还要高。所以,智路建广联合体只要出价合理,则不能认为是侵吞国有资产。至于什么价格合理,并不是智路建广联合体说了算,也不是健坤集团说了算,还是要看专业的评估机构。当初紫光集团也属于纯国资,健坤集团作为民资,进来后拿到了49%的股权,做到现在竟然资不抵债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不是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呢?”该业内人士进一步说到。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赵伟国在附件当中列举的相关资产评估数据属实的话,那么对于长江存储及紫光联盛的股权评估确实可能存在低估。

但是对于紫光国芯、紫光股份及学大教育的股权评估,双方存在的差异,主要是基于评估的时间节点的问题,而这期间股价是持续变动的。

虽然赵伟国认为这期间股价上涨了很多,还按照之前的股价评估将导致低估200多亿,但是对于资产的评估本身不可能是完全按照现阶段股价反应的市值来的,导致股价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实际上对于紫光集团资产重整的顺利推进,紫光债务危机的化解,可能也正是推动这三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的一个因素。

至于健坤集团质疑的智路建广联合体不符合战投资格的问题,另一位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则向芯智讯表示:“虽然智路建广联合体的注册资本不大,但是其管理的基金规模非常的大,智路建广联合体是通过股权进行融资,而做项目并不是用注册资金。相比之下,紫光集团注册资本也只有6个亿,但资产号称达到3000亿,然而实际上这其中一大半都是负债。”

“赵伟国与智路建广之间一直有矛盾,谁对谁错真说不清。既然赵伟国已经向中纪委等有关部门实名举报了,那就看后续官方的调查结果如何吧。”另一位业内人士说到。

以下为健坤集团发布的两份公开信及附件资料: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图片3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董事长赵伟国实名举报!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 本文由 米粒 发表于 2021年12月17日10:56:2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iliol.org/113750.html
科技

毒性堪比眼镜蛇 乱摸水母会出人命!

抖音之前很流行的“水母手势舞”你会吗?张开手掌再捏住手指向后拉,收回手指,张开手指,你就可以得到一只简略版的水母~ 然而不是所有的水母都这般可爱无害,比如今天的主角&mdash...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