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立秋了,但三伏天的太阳仍旧马力十足地维持高温模式。
酷热之下,人类一边吹着冷风吃着冰棍,一边呐喊:发明这些的人都是神仙!
那么,古时候没有现代这些避暑神器,人们是怎么度过炎炎夏日的?
首先,别以为古代的夏天没有现在热。
根据《续天津县志》记载:“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农历五月的天津热到泥土石头都被烤焦了,很多人都被热死了。
在《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卷三)》中也有所记录:1743年清朝乾隆时期,7月下旬华北地区下午均温高于40摄氏度,峰值最高时达44.4摄氏度。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气候变化研究首席专家张德二研究换算
面对这能把人热死的夏天,古人纳凉避暑的智慧体现在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先说吃冰纳凉,这件事在中国很久之前就出现了,并非现代人专属。
起初,舌尖上的降暑是帝王高官们的专享。早先人们没有掌握夏季制冰的方法,所以需要家中有地下冰窖,隆冬时节把冰块放入储备,来年盛夏启用。
芒砀山西汉梁王墓中冰窖
直到唐朝末期,人们发明了硝石入水吸热制冰,这个发现,让反季节造冰变成现实,冰沙开始走进街头巷尾,走进寻常百姓家。
图源:@东家
宋朝时,小摊贩吆喝的冰沙中已经添有水果、果酱了。
牛奶冰淇淋的问世是在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发现,在牛奶中加入冰块,冰会凝成像沙泥一样,入口即化,口感很好,这就成了最早的冰淇淋原型。
现在用来储存雪糕的冰箱,古人也早早就用上了。
别看古代不通电,但是古人确实是有“冰箱”的,这个看着就很有年代感的文物,名为冰鉴,作用就是古代的小冰箱。
目前为止,考古勘探发现的距今年代最久远的冰鉴,出土于战国时期。
冰鉴降温利用的是内部的双层设计。它的内部有一枚缶,夏季,在鉴与缶之间装入冰块,然后再往缶内倒入液体,就可通过外部冰块传递温度,起到降温的作用。
冰鉴是王侯贵族使用的高端家庭用具,但到了清末,普通市民的家里都有了功能类似现代冰箱的冰桶。冰桶内采用导热性很弱的铅和锡,延长冰块使用时间。
除了吃东西可以降温,古人们对环境中的物理降温也很有追求。
这里还要提到一位皇帝——雍正,正是因为他的挑剔,从而有了早期人力机械风扇。
根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杂活作》记载:雍正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雍正帝下令做风扇一把。
雍正设计风扇示意图之所以有这个提案,是因为雍正嫌扇扇子的奴才身上汗味严重。
为了让出汗的仆人离自己远一些,他提出在扇柄上增加一根拉绳,然后在屋子的北墙开一个口子,让拉绳沿洞口伸出屋外。
这样,宫女太监就可以在外面通过拽动绳子扇风,原理类似老式电影放映机。
除了扇子,古人还为自己做了别致的“空调房”,他们利用冷水循环,水车送风。
这种以水降温的凉殿,便是皇宫中另一种消夏方式。
根据《唐语林》记载,唐玄宗有一座为夏日避暑专设的凉殿,玄宗座位后方立着一轮水车,通过水车转动,将清凉的水送往屋檐。水流顺势而下,形成一道人造的水帘。人们借水汽送来凉意,驱逐闷热。
而平民百姓想要享有凉殿不太现实,于是,老百姓们发明了凉棚。
凉棚纳凉的原理是避免太阳直射。
人们用席子做棚顶盖在竹竿上,在房檐上或者院子里搭盖出一个高高的遮阳罩,把屋顶和院子罩起来,不让盛夏的阳光直射到墙壁上,这样外墙不容易晒透,院子里的地面也不会很快升温。
凉棚的棚顶是可活动的,到了晚上,可以拉动绳子打开顶棚,实现透光透风。
时至今日,还有一个近乎零成本的消夏方式被传承了下来,那就是——“心静自然凉”。
如果一直浮躁着冷静不下来,那可以试试给自己来几个冷笑话听听,没准连空调钱都省了呢。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